漫说“中秋”与“中秋月饼”的由来
婺源峡谷春茶网;2021.09.22
文/陈爱中
农历八月十五,是我国的“秋节”;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,所以叫“中秋节”。“十分明月五分秋”,为古人中秋夜吟之佳句。是夜,皓月当空,银光万里,家家团聚赏明月、吃月饼、欢度佳节,此风俗由来已久。然而,中秋节缘何而起?诸家说法却不同。
“时令节气”说。“中秋”一词,始见于春秋末年《周礼》:“中春昼,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;中秋夜,迎寒亦如云”。《礼记》亦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”此“夕月”即拜月,说明早在春秋时帝王已有拜月、祭月之俗。到了魏晋,民间始普及为赏月。《晋书》所记“谕尚书镇牛渚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源江”可为证。唐朝时,登楼赏月已成习俗。韩愈在八月十五夜有赏月诗“一年明月今宵多”之句;韦庄也有“八月中秋月正圆,送君吟上木兰船”诗句。两宋时期,中秋节发展成为热闹繁华的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述:“中秋节前,诸店皆卖新酒,重新结络门面彩楼。……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。丝篁鼎沸,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闾里儿童,连宵嬉戏。夜市骈阗,至于通晓。”通宵达旦地赏月,原因何在?南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中明确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故谓之中秋,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,又谓之月夕;此际金风荐爽,玉露生凉,丹桂香飘,银蟾光满,王孙公子,富家巨室,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。”延至明清,这一习俗更是深入人心。
俗话说:“月到中秋分外明”。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。中秋时节,从我国北方大陆吹来的干冷气流,迫使夏节以来一直回旋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,天空中云雾减少;又由于气温逐渐降低,空气上下对流的现象减弱,地面附近的尘埃很难升至空中,所以出现了碧空如洗、月色皎洁的景象。因此,中秋赏月就成了一件雅事,亦成为久盛不衰的一种风俗。
“唐明皇游月宫”说。唐代《开元遗事》记载:中秋夕,唐明皇与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。官民效仿,以至形成中秋赏月的习俗。《唐逸史》《仙传拾遗》中同样写道:“开元中秋夜,明皇于宫中玩月,罗公远奏曰: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?乃取杖掷之,化为大桥,其色如银。请上同登,行至大城阙,曰:此月宫也。”《集异记》《太平广记》亦载有此事,但陪同唐明皇游月宫者,却变成了处州道士叶法善。明代凌濛初据此演化成通俗小说“唐明皇好道集奇人”,编入《初刻拍案惊奇》,说唐明皇在月宫看见了“广寒清虚之府”金字匾额,又从宫中仙女处学得了《霓裳羽衣曲》。由于它是通俗小说,脍炙人口,所以一般因此认为中秋赏月自唐明皇始。
明代郎瑛却反对此说。他在《七修类稿》中辩驳道:“唐明皇游月宫,《异闻录》以为同申天师,《唐逸史》以为同罗公远,《集异记》以为同叶法善。其中游事又小不同,罗公远掷杖化银桥之事,《集异记》载所游过潞州,《幽怪录》又为过广陵。似此诸说不同,要非亲切之言,真实之事,好奇者之所为也,或一时宫人传讹之事耳。”郎瑛认为唐明皇游月宫或是好奇者杜撰,或是宫人以讹传讹,不足为信,中秋赏月与此无关。但清代程允升编纂的《幼学琼林》中,坚持说“中秋月朗,明皇帝游于月殿”。此书为幼童启蒙读物,几乎每个孩童入学都得诵读,影响极大,因而都将唐明皇游月宫看作中秋节的起源。
“嫦娥奔月”说。战国末年成书的《归藏》记载:“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,遂奔月为月精。”汉朝刘安《淮南子·览冥篇》发展为“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以奔月,怅然有丧,无以续之”。张衡在《灵宪》中进一步把嫦娥说成了是后羿之妻,偷吃了丈夫的不死药,轻身飞月,变成蟾蜍。六朝时,人们对嫦娥奔月寄以同情,说她登上天帝的后庭以后,十分寂寞。唐代李白“白兔捣药秋复春,姮娥孤栖与谁邻”和李商隐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”诗句,可为明证。由于诸多文人赞誉嫦娥为美丽、聪明的贤淑女子,增添了人们对明月的无限情思,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夜的赏月改称祭月,盼有思凡之意的嫦娥回归人间。到了宋代,中秋祭月更为盛行。据《新编醉翁谈录》中说,京师祭月,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,“男则愿早步蟾宫,高攀仙桂。……女则愿貌似嫦娥,圆如皓月”。然而,这类嫦娥奔月的传说,早在古代就有人考证指出:“月中嫦娥,其说始于《淮南》及张衡《灵宪》。其实因常仪占月而误。……后讹为嫦娥,以仪、娥同音耳”(《丹钻总录》)。但是,由于嫦娥奔月早为我国民众妇孺皆知,所以一般仍把她看作中秋赏月的起源。
中秋佳节亲人团圆,阖家一道边赏明月、边品月饼,亦是中国人相沿已久的习俗。对于“中秋月饼”的由来,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说法:
早在北宋,大诗人苏轼的笔下,就有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的诗句。南宋时,吴自牧所著《梦梁录》中也有关于“月饼”的记载。可那时月饼并不普遍,直到明代,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赏月佳品。嘉靖年间(1522—1566),田汝成在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写道:“八月十五日祭月,其祭品饼必圆,分瓜必牙错瓣刻之,如莲华。……月饼月果,戚属馈相报,饼有径二尺者。女归宁,是日必返其夫家,曰团圆节也”。到了清代,月饼更为盛行。《燕京岁时记·月饼》记道:“中秋月饼,……到处皆有,大者尺余,上绘月宫蟾兔之形。有祭毕而食者,有留至除夕而食者,谓之团圆饼。”这些记载,都说明月饼因祭月需要而产生,又取月圆之意为“团圆饼”。
在我国民间,月饼由来另流传有二说。一说在元朝末年,官府腐败黑暗,民不聊生,百姓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。一年中秋节之前,泰州人张士诚暗中串联,把写有“杀鞑子、灭元朝;八月十五,家家齐动手”的纸条,藏在小圆饼内互相传送。到了中秋晚上,家家吃圆饼,举行起义,推翻了元朝统治者。从此,人们每年中秋节吃月饼,以纪念张士诚功勋,又表达家家团圆的良好愿望。另一传说是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游至杭州正值中秋,有人献上甜饼,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,连声称赞:“好月,好饼,中秋良宵也”。从此,甜饼成了月饼,每逢中秋佳节,江南一带人民就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,后来这种风俗流行到了全国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:齐贵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