婺源峡谷春茶网;2013.11.24
茶亭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古时,修建路亭(或称茶亭、桥亭或店亭),主要是为路人提供避雨、歇息、解渴之处,亭内会有专人免费提供茶水,以积累功德。在婺源,就曾有很多这样的古茶亭。
在婺源山间,有一座挂着“方婆遗风”旗子的茶亭,免费为过路人供应茶水。
古时婺源茶亭较多
婺源是茶乡,自宋至清儒学盛行、文风昌盛,茶道、茶俗也别具特色。茶亭,可谓婺源茶文化的一个窗口。古代婺源各地为方便过路行人歇脚,多在路边修建茶亭,置炉烧茶,分文不取,足见婺源民风之淳朴。
如今,婺源的崇山峻岭及田间古道上,仍然分布着诸多当年茶亭的遗迹。在婺源,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:“粉墙黛瓦戗角屋,乡村都通石板路。五里十里建茶亭,来龙水口参天树。”另外,在《羊斗岭头募化烧茶偈》中也写到:“冬汤夏水力无边,奉劝檀柳莫惜钱。随意挥毫生喜助,往来感赞福三千。”描绘的正是婺源的茶亭风俗。
据《婺源风俗通观》,清代婺源有茶亭246座,在当时全国来说属于较多的地区。
茶亭名字均美妙动听
婺源茶亭不仅多,其名字也是一大特色,如:甘泽亭、环绿亭、清隐亭、望春亭、善济亭、流芳亭、积庆亭、毓秀亭、慈荫亭、宝宝亭、天经阁、文昌阁、奎星阁、文峰阁等,以茶命名的则有茗香亭、上店茶亭、梅心庵茶亭、言坑岭茶亭等。
其中,婺源虹关村的永济茶亭是一座明代建筑。据相关史料记载,每有损坏,村人必自觉捐资修缮。永济茶亭门额上砖刻“白波浸天”四个大字,笔力刚劲严谨,许多人推测是出自大家之手。另一边门额有石刻“青蔼丛木”四字,并有楹联一副。
江西茶文化研究专家余悦谈到,类似于永济这样的茶亭曾经在婺源有很多,但现在大部分已经古迹难觅了,留存至今的甘泽亭、环绿亭、清隐亭、望春亭、善济亭、流芳亭、积庆亭、毓秀亭、慈荫亭、宝宝亭、天经阁、文昌阁、奎星阁、文峰阁等已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,其他那些美妙动听的名称则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。
婺源茶亭起源于五代
如今,可探寻的茶亭古迹主要在婺源塔岭、羊斗岭、对镜岭和芙蓉岭一带,曾经在这里出现过“烧茶礼客”的遗风。
关于茶亭的缘起,当代书籍往往语焉不详,但是在婺源,早就有关于茶亭的传说:五代时期,婺源有一位方姓阿婆,为人慈善,在赣浙边界浙岭的凉亭设摊供茶,常年不辍,但凡贫苦人家和劳动人民,方阿婆都不收取茶钱。方阿婆死后,乡人在茶亭中挂起“方婆遗风”的旗子,效仿她烧茶待客。从此,茶亭习俗在婺源便流传开来。
方阿婆死后葬于岭上,人们感怀她高尚的品德,堆石为冢,《婺源县志》称这座墓为“方婆冢”。至今,这座墓仍然是婺源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。
朱熹盛赞婺源茶亭带兴茶风
至宋代,婺源茶亭已经非常普遍了,并且都是免费的,据说这和当地走出的理学家朱熹有关。朱熹回乡扫墓时,途经一座免费提供茶水的茶亭,十分赞赏此举,因为他在家乡的影响力很大,所以茶亭免费提供茶水之风越发兴盛。
茶亭习俗代代相传,到民国时期仍然存在。当时出版的地理教科书《珍儿旅行记》中,就有关于婺源茶亭的记载:在这平坦大道的中间,每隔三里五里,必有一个茶亭。茶亭建筑得整齐华美,很像有钱人家的大厅,靠近两壁处设着长凳,供人休息。亭角上放着茶灶,一缕缕茶香从灶内飏出,灶旁放着几只竹杓,任人解渴,不要茶钱,也没有人监督。
余悦告诉记者,婺源茶亭大多用乡民自采自制的茶叶泡茶,泡茶的水也往往是路边泉水或是山间溪水,“这些茶水颜色碧而天然,口味醇厚而浓郁。”
而在同样有许多茶亭的赣南山区,茶水的内容则丰富多样。随着季节的改变,路边茶亭供茶“内容”也不同,如姜茶、金银花茶、鱼腥草等,这和赣南客家人的饮茶风俗有关。
茶亭是茶俗精神的体现
江西茶亭之盛是江西茶俗精神的表征,余悦认为,江西民间茶俗提倡以茶培养品性、推行功德。江西境内的茶亭之盛,正是茶俗中这种精神的表征之一。
客家人施茶的习惯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茶俗精神的体现。在茶亭中摆上免费的茶水,就是客家人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的最好方法。
除婺源外,旧时南昌城里也有茶亭,“南昌市有‘功德茶’,到了夏季,佑民寺、南海行宫、黄庆仁药栈门口等都会设点免费供茶,品种有红茶、香片、神曲茶、午时茶等。”余悦说。
通过茶亭,可以了解到江西旧时的茶风茶俗,茶亭的出现与江西民间的茶俗、茶德不无关系。今天看来,它则是一个了解茶文化的重要窗口,同时也是江西茶俗的体现。(来源;江西晨报 作者;曾悦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