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茶叶产地
婺源峡谷春茶网;2014.07.06
明清茶叶产地
明代著名茶叶产地有浙江杭州的龙井、天台的雁岩、括苍的大盘、东阳的金华、绍兴的日铸、长兴的罗蚧,福建的武夷,湖南的宝庆,云南的五华,江苏的苏州虎丘、天池,安徽婺源、休宁的松萝,霍山的大蜀等。
清代由于国内市场及对外贸易的需要,茶树种植范围扩大,面积、产量剧增。清代檀萃《滇海虞衡志》:“普茶名重于天下,……出普洱所属六茶山,一曰悠乐,二曰革登,三曰倚邦,四曰莽枝,五曰蛮耑,六曰慢撒,周八百里,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。”清代郭柏苍《闽产录异》:“闽诸郡皆产茶,以武夷为最,……清明后谷雨前,江右采茶者万余人。”反映当时采茶盛况。
清代在湖北的蒲圻(今赤壁)、咸宁,湖南的临湘、岳阳等县兴起砖茶;在福建的安溪、建瓯、崇安(今武夷山市)等县兴起乌龙茶;湖南的安化,安徽的祁门、至德(今东至),江西的武宁、修水、浮梁等县,是著名红茶产地;江西的德兴,安徽的婺源(今属江西),浙江的杭州、绍兴,江苏的苏州虎丘和太湖洞庭山,是绿茶著名产地;四川的雅安、天全、名山、荥经、灌县(今都江堰市)、大邑、什邡、安县、平武、汶川等县,是边茶著名产地;广东的罗定,是珠兰茶的著名产地。综合各地方志记载,清代产茶主要省份有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十三省区;陕西南部、河南东南部,也有一定种茶面积;甘肃文县,山东莒县、海阳、文登等地,历史上也曾产过茶。(来源;茶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