婺源茶叶发展简史
婺源峡谷春茶网;2016.10.29
文/朱德馨
婺源产茶始自秦人取蜀以后,汉、晋时渐多推广。唐陆羽《茶经》注中“歙州茶生婺源山谷,”这是婺源产茶的始见记载。唐杨华《膳夫经手录》中说:“歙州、婺州、祁门、婺源方茶,置制精好……”因知唐时婺源产优质方形饼茶。至宋代,民间蒸青散茶大量出现,婺源的“谢源茶” 被列为优质散茶之一。
明初炒青散茶开始产制,婺人仿休宁松萝山茶的制造方法产的松萝茶,当时颇负盛名,有“味在龙井之上” 的好评。婺源传统的打片留梗留顶的采摘法,正是松萝茶的典型采制方法。明末茶叶开始外销,婺源松萝茶产量倍増。清康熙年间,茶叶出口进一步扩大,炒青婺绿松萝茶声誉雀起。
公元1785年英人的诗中有:“茶叶色色,何舌能别。武夷与贡熙,婺绿与祁红……”当时婺绿已驰名中外。为适应市场,开始精制成品茶,婺绿大致分为雨前、珠茶、熙春三大类外俏。清宣统二年(1910)思口龙腾俞杰然、俞仰清父子按传统秘方精制的“珠兰花茶”获农工部金牌奖,继于民国四年(1915)荣获国际“巴拿马万国博览会”金奖。1940年婺源茶叶改良场试制红茶,汤色、香气均在宁红之上。上世纪中叶,秋口沙城郑鉴源在上海经营鉴记“润丰源”茶行贸易额最大,被誉为江南“茶叶大王。”1998年婺源县源发有机资源有限公司创药用茶“源发苦丁茶”品牌。2001茶博府研发高品质茶叶“清明丫玉”,获昆明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,全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金奖,2001年被指定为接待“江泽民主席礼品茶,”2002年“清明丫玉”获江西省著名商标,并列入江西省名茶行列,2003年“清明丫玉”和茶叶生产基地双双通过国家“AA级绿色食品”论证和“COFCC有机食品”论证,创出了品牌,大大提升了婺源茶叶的价值。
婺源自古为产茶名区,无论产量、质量历史上均占优势,茶号遍布皖、浙、赣,婺源茶商成为全国最有实力之徽商帮。按当年茶税推算,年产量宋代一千八百担左右,至元末达壹万贰千担,明代降至六七千担;清代中叶茶叶外销进入全盛时期,产量达五万担以上。民国末期,由于日本侵略,口岸封锁,年产量降至一万五千担,1990年达壹拾壹万担。
新中国婺源茶叶发展振兴史记
1、茶业的发展与振兴
茶业的兴衰,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千百年来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全县茶园面积17.2万余亩,后因战事频繁,茶叶滞销,茶园逐年荒废,至1949年,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只剩下4.8万亩。 产量仅1.5万担。新中国成立后,婺源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茶业的恢复发展中,要让跌入谷底的茶业尽快走出来。“茶叶(业)兴,婺源兴”,茶业是婺源的一大支柱产业。
综观65年的发展,婺源茶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是1950-1975年的恢复发展阶段;
第二阶段是1976-199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;
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的优化发展阶段。
新中国成立后,婺源茶业恢复生产。1950始,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互助合作的生产方式,婺源为了快速发展茶叶生产,开始向茶农发放茶叶贷款,从经济上予以扶助。之后,每年春茶开采前,政府都预付毛茶收购的定金(每百斤折合大米六斗);以后每年都同时发放茶贷和定金。毛茶收购实行“对样评茶,按质论价,好茶好价,次茶次价”的政策,鼓励多采茶,做好茶。至1957年,全县茶叶年产量从15000担一下跃到了25052担,茶叶生产迅速恢复元气。
期间,县茶叶科技站开展了茶树品种资源调查,先后发现了74个茶树品种(系),后来成为全国21个茶树优良品种之一的“上梅洲”种,就是这个时候在梅林乡上梅洲村发现的。
1954年以来,婺源先后在沱川、溪头、古坦等地研究试制成功木质双杠单桶、四桶揉茶机,水力双锅弓式杀青机和水力斜锅犁式炒干机,毛茶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高。
为尽快恢复和振兴茶业,1950年,中茶公司屯溪分公司到婺源组建“婺源机器制茶厂”(后改名为“婺源茶厂”),时为全国四大国营茶厂之一。同时,茶厂在婺源县的江湾、溪头、段莘、清华、沱川、城镇及德兴县的海口设立了七个茶业工作站,专事收购毛茶。几年后改由供销社收购,再调拨给县茶厂加工,收购站点也随之逐渐增多。那时,每年茶季,户户采茶,村村做茶,茶叶收购站也挤满了前来交茶的茶农。
1958年,在“以粮为纲”的大背景下,婺源茶区不少社、队毁茶种粮,把村前屋后的大片茶园及田塍茶统统挖掉。1958-1959两年,虽然年产量都在36000担上下,但已埋下隐患,终于导致1962年产量一下跌至15000余担,回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水平。也是从这年起,一些错误做法开始得到纠正。公社和大队二级纷纷办起了茶厂,并组织劳力大力开辟新茶园。县办“武口茶场”就是在旧时茶叶改良场的基础上建起来的,拥有茶园近万亩,为全国四大国营茶场之一。全县各级茶场也已发展到46000余亩,其面积和产量都占了全县的40%。到1965年,婺源的茶叶产量恢复到26700担。精制加工也已取消“苏销”(指销往前苏联)和“资销”(指销往西方国家)的区分,而是将外销茶划分为正茶、副茶、脚茶和茶砖四大类。所有精制茶都按照计划,由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。这种统购统制统销的体制,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时期才结束。
进入1966年,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又一次严重地影响了茶叶的发展。十年“文革”时期,婺源的茶叶生产发展缓慢,平均每年仅增长4.3%。到1975年,全县茶叶产量才42072担。
在恢复发展阶段,为适应茶叶对人才的迫切需要,1958年,婺源茶叶专科学校应运而生。这所学校始建于1939年,时称“省立制茶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”。后茶校隶属关系多次变更,办学也数次停顿。1973年,茶校转为省办,更名为“江西省婺源茶校”,面向全省招生,先后为全省培养茶叶技术人才3000多人。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改革开放风起云涌,人民群众释放出巨大热情,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,婺源茶业快速发展阶段。原先被视为“资本主义尾巴”的自留茶,因为改革的春风,几乎在一夜之间种满了村前屋后、田边地角。同时,政府还以每亩补贴15元的措施,鼓励社员开辟新茶(园)。这段时期,武口茶场、秋口、渔潭、珍珠山、鄣公山等地相继办起了精制厂,全县精茶的加工能力也大大提高。1980年,全县茶叶总产量达60325担,首次超过了清乾隆时年产毛茶5万担的最高纪录。
20世纪80年代,婺源的茶叶生产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革。生产队拥有的集体茶园,开始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;国营及各公社的茶场,则普遍推行集体承包、场长负责、个人承包、分户或联产承包等责任制形式,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。到 1989年,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63000亩,各级茶场205个,茶叶初制厂788个,生产毛茶11万担,加工精茶达10万担,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。
改革开放十年间,婺源精制茶工艺技术更加成熟。婺源茶厂生产的“山江”牌特珍特级、特珍一级、贡熙一级和“鄣公山”牌雨茶一级、贡熙茶先后被评为“国优”产品,并荣获国家金质、银质奖。各种名优茶也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。鄣公山茗眉、大鄣山云雾细茶、灵岩剑峰、天香云翠等20多个品牌,先后被评为省优名茶、省优质茶,其中“婺源茗眉”茶于1982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30个名茶之一。
婺源绿茶一直都是外贸出口的“宠儿”。计划经济时期,进出口公司每年向婺源茶厂下订单,婺源只要按订单组织收购、加工、调运就可以了。那时全县十余万担茶叶,除少数自用或内销外,几乎全部出口,正所谓“皇帝女儿不愁嫁”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,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,以及国家对外贸企业政策的调整,茶叶出口的形势骤然发生变化。订单越来越少,市场急剧萎缩,价格也大幅下跌,大量茶叶压库滞销。又因为婺源绿茶长期依赖外贸出口,人们知之甚少,甚至不闻其名,内销市场几近空白,婺源茶叶再一次在低迷、困境中徘徊。
面对新的危机和挑战,婺源积极寻找茶业“突围”的方向和方法:立足环境资源优势,开发高品质新技术的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,推动和实施品牌战略。婺源茶业因此进入到优化发展的新阶段。2001年,内销市场进一步扩大,全县茶业企业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网点400多个。2005年3月,婺源为改变国内市场“名茶不名”的状况,成功申请注册了“婺源绿茶”证明商标。2006年,江西省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——《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》通过国家备案,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。2006年11月,婺源做为全国唯一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茶叶)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。2008年12月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婺源绿实施国家地理标产品保护,标志着婺源绿茶从品质、声誉、知名度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2011年,婺源茶产业标准化、产业化水平大大提升,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6.5万亩,系列产值达到8.5亿元,茶业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。尤其是有机茶的生产发展迅速,产品已在欧美和非洲市场销售不俗。2013年初,婺源县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,将“一国香”作为有机茶区域公共品牌,开始了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新征程。是年完成茶园有机化改造6000亩,采制茶叶1.12万吨,茶产业系列产值达到16亿元。
婺源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之乡、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、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、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、全国重点产茶县。